• 四个文化丨红色文化之数说《红军长征在赤水》

    长征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是一座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四渡赤水则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恢宏篇章,四渡赤水出奇兵成为"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真实写照,成就了毛泽东平生得意之笔,彪炳史册,名扬中外。赤水是革命老区,因当年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而名扬中外,而当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除三渡的茅台渡口外,其一渡、二渡、四渡的元厚、土城、二郎滩、淋滩、九溪口等主要渡口都在原赤水县境内,著名的元厚夜袭战、黄陂洞战斗、复兴场战斗、青杠坡战斗都发生在赤水地域,正因为黄陂洞战斗、复兴场战斗、青杠坡战斗以及周边地区箭滩场战斗均告失利,最终导致党中央放弃了红军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汇合的战略计划,开始在元厚、土城一渡赤水,由此拉开“四渡赤水"恢宏篇章的序幕。为方便记忆,特用1至8数字歌谣解读《红军长征在赤水》。

    1 2025-06-12
  • 四个文化丨红色文化之赤水黄陂洞遭遇战

    1935年1月25日,红一军团进驻元厚场,主力部队兵分两路向赤水县城挺进:红1师沿赤水河右岸大路向葫市(又名古葫)、旺隆方向前进;红二师从元厚场下游约5公里的陛诏渡河向丙安进发。当晚,红一师在师长李聚奎、政委黄甦、参谋长耿飙、政治部主任谭政的率领下来到旺隆场,获悉赤水县县长下令附近各乡镇务必送稻草进城给川军垫铺的情报,决定让2个排战士化装成送稻草的老百姓,将计就计攻占赤水县城。26日零时30分,朱德电令各军团首长,要求“1军团之第一师,应继续猛追消灭溃敌,乘胜占领赤水城。”26日拂晓,红一军团一师部分战士化妆成百姓,以送稻草为掩护,把枪支藏于草捆内,挑着向赤水城前进,主力部队相隔半里随后跟进。抵达距县城12公里的黄陂洞、重盘附近的癞子湾时,与由赤水城而来的川军章安平旅第1团以及从复兴场取捷径而来的章安平旅第3团同时遭遇。在盘问时,红军战士的江西口音暴露了身份,战斗随即打响。

    1 2025-06-12
  • 红军长征到底有多难?大数据告诉你答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由毛主席在1935年写就的七言律诗就收录在六年级上册的语文书里,短短56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但即便如此,中国工农红军仍有“关关难过关关过”的豪情壮志,他们不把这些艰难险阻放在眼里,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人备受震撼。

    1 2025-06-12
  • 遵义地名源流考

    关键词:鳖国;鄨县;播州;遵义;地名源流.遵义境域,夏商周属《禹贡》“九州”梁州之域。春秋时为牂牁国旁邑小君长国鳖国之地。战国时属夜郎国东北小君长国鳖国、鮙国地。秦“以鳖国地改置鄨县”,隶巴郡。秦末大乱,部族君长国复立为鳖国。鳖,甲骨文中有鼈字字样,字形繁复,学者疑为鳖。古文中鳖、鼈、蟞,音义皆同。鳖,学名甲鱼,俗称团鱼,以营养丰富味美而著称。《易·说卦》:“(離)为鳖。”《孟子·梁惠王上》:“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荀子·修身》:“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皆释为此义。

    1 2025-06-12

新闻中心